最近想找个靠谱的代理IP用用,结果一搜发现这水也太深了吧?各种花里胡哨的广告看得我眼花缭乱,什么"百万IP池"、"秒级切换",吹得天花乱坠。说实话,这些商家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敢信。
记得去年有个朋友贪便宜买了个月付20块的代理服务,结果用起来简直是个灾难。IP被封得比翻书还快,客服永远在"正在处理中",最搞笑的是有次他登录账号发现套餐莫名其妙变成了年费会员。这种坑爹事说出来都嫌丢人,但确实每天都在发生。
速度慢得像蜗牛爬的代理IP谁用谁知道。我试过一家号称"极速专线"的,打开个谷歌首页都要转圈圈转半天,气得我直接退款。后来才明白,那些标榜"高速"的很多都是共享带宽,几十号人挤一根网线,能快才怪。现在看到"不限速"三个字我就想笑,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?
说到IP池大小,这个真是门玄学。有些商家动不动就说自己有百万IP,但实际用起来就那么几个IP在循环。我遇到过最离谱的一次,连续三天拿到的都是同一个IP段,这跟裸奔有什么区别?还不如直接用自己真实IP呢。后来学乖了,先要试用,看看IP的多样性再说。
地理位置也是个坑。想访问美国网站就买美国IP对吧?太天真了。有次我买了个"纽约原生IP",结果tracert一看路由全在东南亚转圈。这种所谓的"地理位置"就是个文字游戏,实际服务器可能在地球另一端。现在我都要求商家提供IP归属证明,不然免谈。
协议支持这块我觉得很多人会忽略。SOCKS5和HTTP看着差不多,但实际用起来差别大了去了。特别是需要验证的场合,有些软件只认特定协议。我就吃过这个亏,买了套代理结果发现客户端不支持,白白浪费钱。现在买之前都要先确认协议匹配度。
说到价格,贵的就一定是好的吗?我看未必。见过不少把界面做得花里胡哨就敢收高价的,核心功能其实跟便宜货没区别。但太便宜的肯定有问题,服务器维护、IP采购都是要成本的,价格低到离谱的绝对有猫腻。我现在更看重性价比,而不是单纯看价格高低。
客服响应速度这个太重要了。半夜IP突然失效的时候,能三分钟内回复的客服简直就是天使。有些商家白天回复都慢吞吞的,遇到问题只能干着急。我现在测试新商家都会故意在非工作时间提个问题,看看响应速度怎么样。
API稳定性这个可能程序员更在意。有次我写了个自动化脚本,结果代理商的API三天两头改接口,气得我想骂人。现在选服务商都要先看API文档完不完整,有没有版本控制。那些连正经文档都没有的,直接pass。
付款方式也能看出点门道。只支持支付宝的国内小作坊,和支持PayPal的国际服务商,靠谱程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。不是说国内商家不好,但付款方式多元化的通常更正规些。我一般会优先考虑支持多种支付渠道的。
日志记录这个很多人不重视,但我觉得特别关键。负责任的代理商会明确告知日志保留策略,有些甚至提供无日志服务。而那些对日志问题支支吾吾的,八成在偷偷记录用户数据。我可不想哪天发现自己上网记录被人打包卖了。
说到卖数据,这个行业里确实鱼龙混杂。有些免费代理根本就是蜜罐,专门收集用户信息。之前不是爆出过某知名免费代理在偷偷植入广告代码吗?现在我看到"免费"两个字就自动绕道走,宁可多花点钱买安心。
突发流量处理能力也很重要。平时用着挺顺,一到双十一这种日子就崩的服务商不在少数。我现在会特意问清楚峰值时期的保障措施,那些给不出具体方案的直接拉黑。毕竟关键时刻掉链子最让人崩溃。
多设备支持这个容易被忽略。手机、电脑、路由器全都要用代理的时候,才发现套餐只允许单设备登录,这种尴尬我遇到过不止一次。现在买之前必定要确认设备数限制,免得后面要加钱升级。
退款政策一定要看清楚。有些商家玩文字游戏,所谓的"三天无理由"其实暗藏各种条件。最坑的是那种试用期一过就自动续费的,取消订阅还要发邮件申请。我现在都设置日历提醒,试用期结束前一天去取消。
IP类型这个门道也很多。数据中心IP便宜但容易被封,住宅IP贵些但更稳定。根据用途选择很重要,要是拿来注册账号的话,住宅IP成功率确实高不少。不过现在有些商家把数据中心IP包装成住宅IP卖,防不胜防。
说到注册账号,这个真是血泪史。我用过一家代理注册了十几个账号,结果全都被封。后来才知道他们的IP早就进了各大平台的黑名单。现在注册重要账号前,我都会先用这个IP访问几个大站看看会不会触发验证码。
验证码出现频率其实是个很好的测试指标。干净的IP不会动不动就要你证明不是机器人。有次我试了个新代理,开谷歌就要验证码,开推特又要验证码,这种IP根本没法用,直接放弃。
协议加密这个虽然老生常谈,但真的很重要。特别是公共WiFi环境下,明文传输的代理跟裸奔没区别。我现在只用支持SSL加密的代理,虽然速度会受点影响,但总比数据泄露强。
浏览器指纹这个高级玩法可能很多人不知道。即使换了IP,如果浏览器指纹没变,还是可能被识别出来。有些专业的代理服务会提供配套的指纹伪装方案,虽然贵点但确实有用。
末尾说说这个行业的套路。很多商家喜欢玩文字游戏,比如把"同时在线数"说成"设备数",把"IP数量"说成"IP段数量"。我现在都要求他们用大白话解释清楚,含糊其辞的一律不考虑。
其实选代理IP就跟找对象差不多,不能光看外表,得慢慢试。再完美的参数表也不如实测来得靠谱。我现在养成了新代理必试三天的习惯,各种场景都跑一遍,没问题再长期用。毕竟踩过的坑多了,自然就长记性了。